【智慧城市網 時事聚焦】2月7日,“中國芯”新一代高頻高性能超距毫米波雷達新技術新成果發布會在北京舉行。該成果在技術上實現了“中國芯”、遠距離、全覆蓋、高可靠、高精度、多場景六大突破,將引領智慧交通感知能力建設邁上新臺階,對促進車路協同、打造中國式現代化智慧交通具有重要意義。
你知道什么是毫米波雷達嗎?毫米波雷達,是一種使用天線發射波長1-10mm、頻率30-300GHz的毫米波作為放射波的雷達傳感器。于20世紀40年代在國外產生,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在2013年進入中國。3年后,國產24GHz開始實現量產,77GHz雷達進入樣機階段。
毫米波雷達是測量被測物體相對距離、相對速度、方位的高精度傳感器,早期被應用于軍事領域,隨著雷達技術的發展與進步,毫米波雷達傳感器開始應用于汽車電子、無人機、智能交通、安防等多個領域。
此次發布的新一代超距毫米波雷達,由河北交通投資集團聯合北京理工大學毛二可院士創新團隊研發,不僅在技術上實現了“中國芯”、遠距離、全覆蓋、高可靠、高精度、多場景六大突破,還首次采用國產94GHz毫米波雷達芯片,打破了高頻段毫米波雷達芯片進口受限局面,解決了核心元器件“卡脖子”的技術難題等。
超距毫米波雷達不受場景應用限制,可全天時全天候超視距感知交通狀態,當前實現的場景包括正常路段的高速車輛目標監測、擁堵場景下低速乃至停車的探測 ,實現重點車輛跟蹤、危險駕駛行為監測和預警,全域事件檢測及事故智能跟蹤,雷達視頻感知聯動等場景,適用于直路、彎路、匝道、跨線橋、樞紐互通等多場景安裝,實現智慧高速全天時、全天候、全路段實時監控,為全天候交通出行提供基礎數據支撐。
毫米波雷達是僅次于攝像頭的ADAS主流傳感器。隨著對自動駕駛需求的增加,將需要更多的毫米波雷達,從單顆前向、2顆側后向角雷達再到1+4R的360度完整感知方案。毫米波雷達依靠其特有的全天候性能優勢,成為惡劣天氣或昏暗光線下自動駕駛感知的重要傳感器。此次新技術的突破,將對智能交通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也讓毫米波雷達市場再次煥發生機。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