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交通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由于超速等違章行為引發交通事故的問題層出不窮。因此,車輛超速的監管問題已經引起了我們足夠大的關注。
常見的交通測速采用地感線圈、微波雷達以及區間測速等方式來進行車輛速度的測量。其中,地感線圈的方式通過計算車輛先后通過兩個線圈的時間差來估計車輛的速度,準確性高,但線圈的工作壽命短且布置不方便;微波雷達的方式基于車輛對雷達波反射的多普勒效應計算其速度,缺點是不能同時探測多車道多目標車輛,且容易受到相鄰車道間車輛的干擾;區間測速則基于車輛通過一段路程所需的時間計算其平均速度,對車輛的監控具有持續性且車速測量準確度高,但需要在兩個道路卡口上進行布設,成本投入高。
目前,采用微波雷達的方式是公路上應用較為泛的一種交通監測手段。為了防止覆蓋多車道時受到干擾,傳統測速雷達多采用窄波束雷達,又稱單車道測速雷達。因其波瓣角比較窄(一般在4.5°~6.5°左右),雷達有效測量范圍只覆蓋單個車道,有效避免了相鄰車道的車輛速度干擾。而為了實現多車道多目標檢測,需要在每個車道安裝一部雷達。這種方法成本較高,安裝麻煩。
巍泰技術基于微波雷達體制,多年深耕市場應用的多車道多目標測速雷達TBR-220(正裝)與TBR-321(側裝),窄波束準確測速定位,有效避免了相鄰車道干擾,實現了1~4車道上多個超速車輛的檢測。
一、產品特性
1、不受光照、惡劣天氣等因素影響
當前,在智能交通系統中,車道檢測是一個長期的研究熱點。車道檢測包括車道線的檢測、道路邊界的檢測以及車輛可通行區域的檢測等。目前,基于視覺的檢測技術由于攝像機獲取信息量大、成本低等優勢應用較為廣泛。但攝像機拍攝的圖片極易受到光照和天氣等外部環境的影響,對環境條件要求較為苛刻,造成基于視覺的檢測技術的結果不準確。
近年來,隨著雷達探測技術的發展,且由于雷達不受光照和惡劣天氣等環境因素影響,具有探測范圍廣,測距精度高等優點,開始被廣泛采用,代替或者輔助攝像機來進行車道檢測。
2、多車道劃分,判斷車輛歸屬車道
對于多目標雷達來說,除了車道檢測之外,還需要對車道進行劃分,即判斷出車輛歸屬于哪個車道。
如下圖所示,圖1和圖3間接表明了雷達的安裝方位,分別為頂裝與側裝。圖2和圖4是由雷達捕獲到車輛并觸發相機進行抓拍得到的。通常抓拍照片中會同時出現多輛汽車,我們需要在雷達算法中檢測出車道,并給出當前抓拍車輛的車道號,這樣才能判斷出抓拍照片的信息來自于哪一輛車。
圖1.多車道卡口超速抓拍系統(頂裝)應用現場圖
圖2.相機抓拍圖片:車道2白色轎車觸發抓拍車速為73km/h
圖1、2所示的就是安裝在道路上方的橫桿上或者天橋上的頂裝雷達,此時通過測量車道的實際寬度并設置固定閾值可以大致判斷出車輛所在車道。
圖3.路旁固定點超速抓拍(側裝)應用現場圖
圖4.相機抓拍圖片:車道1黑色轎車觸發抓拍車速為46km/h
另外,在某些應用場景中,雷達只能側裝在路邊的高桿上,如圖3、4所示。在這種情況下,測量出雷達的擺角以及雷達到車道中心的距離等信息,可實現多車道的劃分。
3、抓拍車輛位置一致性高,抓拍率高
雷達基于多普勒原理,在檢測目標車輛在多個車道觸發點位實時速度的同時,通過實時探測目標車輛的位置、車道信息,給抓拍相機提供精確的觸發信號,觸發位置精度小于1m,抓拍車輛位置一致性高,抓拍率高達99%。這樣,對抓拍相機鏡頭的景深要求降低,抓拍車牌的清晰度高,車牌大小比較一致,極大地利于車牌識別。
4、安裝簡單,運維成本低,經濟性好
單臺雷達覆蓋多個車道,進行多個車輛目標測速,相較于地感線圈技術,不用破壞路面,影響路面壽命;相較于傳統的單車道測速雷達,可以大大節省雷達設備及相應的安裝、調試和標定工作。具備明顯的性價比,具有更好的經濟性和可維護性。
二、安裝方式
多目標雷達用于卡口測速時一般有兩種安裝方式:頂裝和側裝。應用場景主要有以下兩種:
1、TBR-220頂裝多車道卡口超速抓拍系統
多目標測速雷達TBR-220安裝于道路上方中間部分,根據道路情況不同,每個雷達可以監測2-4個車道,由于雷達縱向角度只有5.5°,使雷達在監控多車道同時,又具有雷達探測區域小、有效區分連續車輛,并且觸發位置準確的優勢。
2、TBR-321路旁移動電子抓拍或固定點超速抓拍
側裝多車道多目標雷達TBR-321的水平角度設計為5.5°的窄波束,保證觸發位置準確,能有效區分連續車輛,克服多車同時進入波束范圍造成的干擾。單臺雷達通過斜向照射可覆蓋多條車道,并區分來向和去向車輛,從而進行方向篩選和逆行違章抓拍。
三、產品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