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獲得和改善呼吸條件
沒有空氣,人只能活幾分鐘;沒有水,人可活7天左右;沒有食物,有活30-40天的記錄。因此,空氣是首先要解決的生存問題。人們被煙火包圍,沒有空氣或空氣很少時,為了生存,主要的以下方法:
(一)擴大空氣來源,減少氧氣消耗。人們被埋昏迷一旦清醒后,切忌大聲喊叫,以免過多消耗氧氣。當感到憋氣時,可貼近縫隙吸氣,以保證空氣來源。
(二)確保呼吸空間,避免毒氣侵害。當人們被毒氣、煙火包圍時,盡力保護一個密閉房間,以隔斷毒氣、煙火等影響,減少或避免毒所對人體的毒害。一般講,每人有1立方米的自由空間,即可呼吸生存2小時左右。
(三)低姿、憋氣前進,盡快逃離缺氧環境。在煙火、高溫環境中,低處氧含量相對較高。在此情況下,采用低姿前進,可跑出幾間濃煙房間或一段毒氣泄露區。憋氣時間越長,可越過的染毒缺氧區越遠。
二、節水找水,維持生存基本需求
學會忍受干渴,喝水少量多次。人們在被埋而又缺水條件下,若有少量水,則喝水慢少。缺少水時,即使食品豐富,也要少吃脂肪、蛋白質等易消耗水的食物,以減少對水的需求。
收集尿液、廢水、雨水,擴大水的來源。在實在無水的情況下,尿液可以應急解渴。若下雨時,也可用塑料薄膜收集雨水,以擴大水的來源。
三、保護和尋找食品,保持zui低能量來源
食品是人生命進行新陳代謝的保障。個人應急保存的食品至少要能滿足兩天的生活需要,家庭則宜有兩周或更長的保存數量。
要使食品不被核、化、生戰劑直接污染,不讓染過戰劑的儀器給家畜、家禽飲食用,不讓帶菌昆蟲叮咬食品。
當自己被倒塌建筑物的瓦礫包圍而不能逃走時,盡可能控制隨身攜帶的食品食用量,延長食用時間,等待救援。
四、尋求救援,脫離險境
(一)判定自己的位置。在自己尚能動彈的情況下,首先看一下有無亮光。向四周敲擊時,聲音清脆的墻是臨空墻,有可能傳出聲音或挖出安全道。在初步判定自己的位置后,就可以向zui便捷的方向尋找生路。
(二)發出求救信號。應根據自己所入處的環境,選擇與外界連結zui近的方向。用扔出小物件,揮動手帕,敲擊周圍墻體,用小棍扎上布條搖動,或用手電間隔有序的光亮照耀等方法,引起救援人員的注意。
(三)想方設法逃離危險區。毒區、沾染區、疫區、火災區等都是危險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