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商
上海士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資料大小
29.3KB資料圖片
下載次數
89次資料類型
PNG 圖片瀏覽次數
330次
水稻的株型和粒型是影響產量的重要因素,油菜素內酯(BR)和MAPK信號在調控水稻株型及粒型上都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已有多個BR信號(OsGSK2-OsBZR1)和MAPK信號(OsMAPKKK10-OsMAPKK4-OsMAPK6)途徑的重要組分被鑒定出來,然而,仍有很多相關的科學問題有待解決和研究,如OsGSK2介導的BR信號途徑是否還有新的組分?OsWRKY53是否作為OsMAPK6下游靶基因參與調控水稻株型和粒型?BR與MAPK信號之間是否存在信號交流?
該研究發現水稻轉錄因子OsWRKY53能夠作為BR和MAPK信號的信號樞紐參與調控水稻株型和粒型。
該團隊在前期的工作中發現,OsWRKY53正調控水稻粒型和葉傾角的大小,是水稻BR信號的正調控因子;OsMAPK6能夠磷酸化OsWRKY53,而且OsMAPK6對OsWRKY53的磷酸化能夠增強OsWRKY53的生物功能。在此基礎上,通過分析OsWRKY53與OsMAPKKK10-OsMAPKK4-OsMAPK6組分的雙突變體表型,在遺傳學上證明OsWRKY53是MAPK信號的底物,能夠參與調控水稻葉傾角和粒型。
為解析OsWRKY53在BR信號轉導通路中的作用位點和作用機制,我們發現OsWRKY53能夠與BR信號負調控因子OsGSK2結合,且OsGSK2通過磷酸化OsWRKY53降低其蛋白穩定性;在OsGSK2-RNAi (Gi)轉基因水稻中敲除OsWRKY53基因后,能很大程度的恢復Gi的表型(BR信號增強、葉夾角增大、粒型增大)至野生型水平;轉錄組分析發現,OsWRKY53與OsGSK2具有相反的調控模式,wrky53能不同程度的恢復Gi調控的基因的表達。以上結果表明,在BR信號轉導通路中,OsWRKY53是OsGSK2的靶基因之一。
同時,OsWRKY53與OsBZR1能夠相互結合,二者協同抑制BR生物合成基因OsD2的表達;在Osbzr1-D中敲除OsWRKY53基因后,并不影響Osbzr1-D BR信號增強的表型;而在Osbzr1-D中過量表達OsWRKY53基因后,雙突變體表現出更加顯著的BR信號增強的表型,表明在BR信號轉導通路中,OsWRKY53與OsBZR1以一種平行的關系,協同調控水稻BR信號反應。
以上研究證明OsWRKY53是OsGSK2和OsMAPK6的共同磷酸化底物,但是OsWRKY53的功能發揮是有組織特異性的,例如,在粒型的調控上,OsGSK2和OsWRKY53主要調控細胞大小,微效調控細胞數目;而OsMAPK6主要調控細胞數目,微效調控細胞大小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智慧城市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