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密歇根大學醫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長期高血壓或會增加大腦中小血管損傷的風險,而這往往與癡呆癥和中風風險直接相關;長期以來我們都知道,高血壓會導致中風發生,然而過去研究僅將高血壓與阿爾茲海默病風險進行了關聯,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重點分析了高血壓如何影響大腦的小血管病變(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其是中風和癡呆癥患者發生頻繁的腦血管疾病。
文章中,研究人員對在研究開始時未患中風或癡呆癥的1686名成年人進行研究并分析了參與者的數據,研究者在參與者中老年時期對其進行血壓測定,同時進行大腦MRIs掃描來檢查大腦不同部位是否存在腦部微出血狀況、腦組織中小規模血液產物的積累以及腦組織死亡等表現,這些問題均是大腦小血管病變的征兆。
研究者發現,參與者患高血壓的時間越長,其患大腦小血管病變的風險就越高;Jose Rafael Romero博士指出,這是一項*基于人群的調查研究,該研究報道了個體處于長期高血壓的趨勢與其老年時大腦小血管病變的流行率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由于大腦小血管病變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相關研究結果或能幫助研究人員區分中風和癡呆癥風險較高的群體。
阿爾茲海默病是引發美國人群死亡的第六大原因,據美國阿爾茲海默病協會數據顯示,目前美國大約有600萬人患有該病,隨著嬰兒潮一代人群年齡的增長,這一數字預計將會增加一倍以上;2017年有620萬人死于中風,其中美國有超過14.6萬人死于中風,中風是引發美國人群死亡的第五大原因,目前在美國大約46%的成年人都患有高血壓;因此,這些數據給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巨大的干預機會。
研究者希望本文研究能增加人們和醫療從業者的認識,如果能夠盡早地治療高血壓,人群或許就會降低大腦小血管病變的風險,更重要的是也會降低個體后期患中風和癡呆癥的風險;為了治療高血壓,臨床醫生會給患者開具降血壓的藥物,并推薦其攝入低鹽食物、有規律地鍛煉、限制飲酒、不吸煙,同時維持健康的體重。
研究者Romero表示,未來我們將會通過長期研究來微調我們所開發的療法,并找到能有效預防大腦小血管疾病的藥物;盡管本文研究納入了大部分居住在馬薩諸塞州弗雷明漢地區附近居住的人群,但所得到的研究結果可能適用于其它種族人群以及居住在其它地理區域中的人群。本文研究結果非常重要,因為其揭示了高血壓、大腦小血管疾病和中風及癡呆癥之間的關聯,在本文研究之前,這種關聯僅僅是假設且缺乏相關證據。
研究者表示,本文研究強調了定期檢查機體自身血壓并及時干預血壓的重要性,控制血壓是降低中風和癡呆癥風險有效的方法,如今專家們和臨床醫生能利用很多藥物將患者的高血壓降低到理想水平,所以我們*沒有任何理由讓機體的血壓失控,從而增加其它患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