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焦點新聞】近年來,《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等綱領性文件明確將“大力發展智慧交通”作為重要發展目標。隨著云、5G、AI、數字孿生等新技術陸續在交通領域落地應用,智慧交通領域的發展也取得了成果,提高了交通管理部門的管理效能,改善了人民群眾的出行體驗。
2023年上半年市場恢復進展緩慢,城市智能交通(不含停車)實現同比小幅增長。2023年上半年,城市智能交通(除停車)千萬項目市場規模131.04億,同比增長3.92%;市場項目數量為682個,較2022年上半年減少了17個,同比減少2.43%。其中2023年城市智能交通(除停車)千萬項目一季度規模60.96億,同比減少11.79%;二季度規模70.07億,同比增長22.97%。2023年上半年交通管控千萬項目市場規模為86.52億,同比減少0.71%;智慧運輸規模為44.52億,同比增長14.27%。
寧夏公路水路發展中心以概念設計為抓手打造智慧高速示范工程
為高效推動現代信息技術賦能高速公路,實現新建項目在建設、運營、服務等方面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探索,自治區公路水路發展中心立足烏銀高速銀川南繞城段,通過概念設計方式實現智慧設計在項目謀劃到落地全過程平順銜接,努力打造服務人民群眾的“連心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致富路”。
成都:“智慧大腦”精準指揮交通
在成都市交通信號配時指揮中心內的一片大屏幕上,成都中心城區的2000余個交通信號燈情況一目了然。通過智能化控制信號燈,可以在交通擁堵和大型賽事期間形成勻速駕駛下連續綠燈的“綠波路段”,快速疏解車流。據悉,智慧交通指揮平臺將有望在2024年成都世園會、2025年成都世運會中繼續發揮重要的作用。
共同探索推進新疆“智慧化路網中心”建設
強化路網服務職能,構建以業務需求為核心的數據匯聚平臺,使路網運行監測管理平臺更好發揮“能監測、會預警、快處置”作用,為決策分析、經濟運行、百姓出行提供支撐與服務。提升路網監測水平、應急處置能力、出行服務質量是建設人民滿意交通一項重要內容。構建集“路網監測調度指揮、公路突發事件處置、公眾出行服務發布”等五個平臺為一體的路網監測與信息服務一體化平臺,推進全區路網運行監測信息化、智慧化發展路徑。
贛州:深入推進公路管養數字化改革
今年以來,贛州市公路發展中心通過創新路產路權保護模式、強化科技賦能、實施公路養護機械化試點等方式深入推進公路管養數字化改革,切實提升公路日常管養和服務水平,助推贛州全市公路事業高質量發展。目前,市公路路網管理平臺已完成與省智慧交通中心、市政府應急平臺和“天網”工程的無縫對接,節假日期間通過數字傳播渠道,向公眾發布轄區計劃性養護施工、突發性路阻事件、路況提醒和天氣預警等信息,公眾安全便捷出行有了更堅實的保障和更優質的服務。
廣東汕頭澄海公安交警部門全力推進網格化管理工作
近來,汕頭市公安局澄海分局公安交警部門堅持“勤務跟著警情走、路面就是主戰場”,構建“靜態管理+動態管控”網格化交通勤務模式,實現道路交通管理效能再提升,當好道路交通安全保障“守護人”。澄海公安交警部門發揮智能交通指揮中心、中隊指揮室扁平化指揮機制,利用對講機、4G執法記錄儀實現了警力可視化、指令實時化。同時,按照“信息整合、數據共享、實戰高效”的工作思路,每日通報“減量控大”綜合考核等工作數據和勤務督查情況,每月發布研判報告,提出指導意見,提升管理針對性。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